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城市化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经济管理文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2

【作者】:admin
【关键词】:
【摘要】:引 言 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就是城市,其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在区域经济中城市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已经迈进以城市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建设阶段

引 言

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就是城市,其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在区域经济中城市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已经迈进以城市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建设阶段,然而,我国城市化增长受到二元经济体制影响较为严重,不同地区发展情况不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城市分布缺少平衡性。对于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阶段演进的规律,具有一定同步性,合理选择城市化发展方向与城市功能,对区域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1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1.1 区域经济建设中城市化的作用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中形成城市化,其属于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可以通过城市化发展水平对国家以及地区经济水平进行衡量。以世界范围角度分析,若是一个国家在社会与经济等方面有着良好发展,那么其城市化率也会相对较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反映了其经济建设水平,若是城市化水平较低,则无法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1]。在发达国家中,城市化水平基本达到70%以上,因此,以某种角度来讲,城市化进程即为现代化过程,其水平已经被公认为衡量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城市在文明扩散以及经济辐射等方面有着较强功能。

1.2 城市化和区域GDP关系

对于城市化一般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以及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一般通过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加以衡量,其属于一种相对度量指标。然而,城市化不能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入为主要建设方式应该对完善城市功能。对于区域城市化水平,将通过城市规模进行评价,而城市规模则通过产业规模与人口规模加以衡量。通过实践经验证明,若是城市具备一定规模,尤其在大城市中,会形成集聚效应,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能够提供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等[2]

民办高校仍有相当部分科研水平薄弱,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没有负责或参与过产品的研发和改进,因而对于大部分尤其是一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在双创教育方面没有足够多的实践历练和心得体会,导致难以胜任双创教育工作。

借助卢卡斯、罗默以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能够构建模模型:

其中,t是聚集效应影响系数。

其中,Y为GDP,A为生产率能力,H为人力资本系数,L为城市规模,U为产业规模,π、α与β均属于人力资本在聚集效应中的影响系数、人口规模在集聚效应中劳动系数、产业规模在集聚效应中产业系数。通过对上述公司进行综合能够得到:

对于聚集效应,其能够促使城市经济多方面发展,在经济活动方面形成高度的空间聚集,促使不同行业能够提高规模经济发展,降低通信、交通以及教育等公共服务成本,促使第三产业实现进一步发展,并提高劳动市场的稳定性。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能够促使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供给能力。

丁达听到最后才明白,壶天晓是在他的记忆库中读取的信息,不由得叫道:“天啊,壶天晓,别在里面乱窜!快给我出来!“

由技术能够使产业部门升级,而通过技术升级能够有效节省劳动力,因此,在规模相同的条件下,其随着部门层次的增加,所需人口规模会逐渐减小。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系数对人口规模进行修正,得到:

其中:Iα-1, 4和 Iα-1, 6分别代表淀粉分子中 α-1,4键(大约5.11×10-6)和α-1,6键(大约4.75×10-6)在核磁共振图谱中所代表峰的积分面积。

2 促进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建设策略

2.1 强化经济合作,完善产业结构

所有地区在进行经济发展时,其优势存在一定差异,需要使发展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高竞争力,即能够促进特色经济发展。在经过长期改革开发发展中,各个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十分显著,比如通化人参、温州皮鞋等特色经济。在开展特色经济建设中,政府应该把控好方向,在发展环境创造、产业布局、投资吸引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4]。比如在产业布局方面,应该防止无序竞争、产业趋同,强化调控、突出重点以及扶优扶强等。另外,对于资源配置应该以优势产业为中心,借助人才、税收、融资以及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使信息、人力、技术以及资金等资源聚集优势产业,使其竞争力得以提升。引导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积极开展外资嫁接活动,创建合资企业,使单体规模得到提升,促使企业与国际市场实现接轨。强化引资引智等工作,和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对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对科技攻关进行强化,为特色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对产业发展中的产品与技术进行持续创新。

本文中,用角散径向衍射技术在准静水压环境以He作为传压介质研究压力加到47 GPa,得到了压力-体积(P-V)压缩曲线.此外,利用角散径向衍射技术研究了铬到68 GPa的强度.

2.2 强化特色经济发展

需要以巩固第一产业、完善第二产业以及强化建设第三产业作为完善产业结构的主要方向,将产业政策的调控以及市场体系的选择作为主要手段,对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进行强化,加大支柱产业建设力度,对优势产业进行有力扶持,并强化先导产业发展力度,使产业素质、竞争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得到有效提升。促使产业结构得到充分升级与优化,建设资源利用率高、结构合理、协调发展以及产业有着较高关联度的产业系统,尤其对于第三产业,需要优先发展。应该对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到因地制宜,对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进行强化[3]。比如,一些地区由于工业落后而导致自身经济落后。而且在生物、森林以及水力等方面的资源较为丰富,而邻近的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方面较为匮乏,然而其在人才、资金、市场化、信息化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着加大的优势,两者能够实现充分互补。政府应该将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优势向落后地区进行引导,对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以及资源等优势加以利用创办企业,另外,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落后地区。在充分利用落后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能够使其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构建能够促进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生产优势互补与要素流动的运行体系。

2.3 生态城市建设

在巴西,其库里蒂巴为生态之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着其美誉,其是与生态城市最接近的城市。同时可持续发展建设较为完善。其将管理与规划充分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实现一体化发展,成就十分突出、另外,在1988年,实行以垃圾并非废物口号的垃圾回收工程,在世界环境项目中十分出色,在城市中垃圾循环吸收高达95%。其工业部门每月收购的回收材料高达800吨,所获利润均用于社会福利建设中。通过这些讲究实效、简单的公益项目,促使城市环境更加健康、社会发展更加稳定。因此,我国各个地区在促进城市化建设、发展区域经济时,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借鉴,进而提高我国各个区域的城市化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2.4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发展模式选择

优势依托选择。在传统模式发展中,将资源供给优势设定为基础条件,而生态模式则是以城市环境优势与区位优势等为基础条件,将优越的环境因素与地理位置作为主要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缺少足够的资金对其自然能源与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需要对地域间的分工、与东部产业低水平建设、结构雷同等方面加以注意。

发展道路选择。对于城市化不仅需要保证城市大型化,还需要对城镇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功能加以肯定,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5]。需要对自身条件进行充分分析,进而合理确定城市朝着专业化工、资源型工业或是进行生态型城市建设。在城市化建设中需要将市场的作用充分发展出来,使城市能够得到充分调节,防止出现重城轻市的问题。另外,鼓励多种模式城市化建设,对就业结构城市化进行积极探索。

合理确定城市发展阶段结合点。在成长中后期或是成熟期的城市中,生态城市模式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其经济基础良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在一些地区中,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较弱,基础设施不健全,因此需要对增长极进行积极引进,同时,对将自然资源作为基础的城市、产业增长极结合政策进行充分考虑。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GDP增长。政府可以通过强化经济合作完善产业结构、强化特色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发展模式选择等策略,促进城市化发展,进而区域经济增长,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国俊. 论城镇化、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以安徽省1984-2013年数据为样本[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6(1):59-66.

[2] 白斌飞, 王艺桦. 四川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北方经贸, 2016(12):42-43.

[3] 刘慧媛, 黄月梅. 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研究[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6(2):101-111.

[4] 王磊, 李成丽. 市场一体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8(03):87-93.

[5] 苏玉峰. 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内生增长引擎的典型相关性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6(9):145-148.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文摘》 网址: http://www.jjglwz.cn/qikandaodu/2020/0512/334.html

上一篇:基于实证探究区域经济增长、最优城市首位度的
下一篇:区域经济增长下产业集聚情况调查

经济管理文摘投稿 | 经济管理文摘编辑部| 经济管理文摘版面费 | 经济管理文摘论文发表 | 经济管理文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管理文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