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滦州皮影戏传承保护研究民营班社经济管理现象

来源:经济管理文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皮影戏,也称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一种借助灯光照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利用自然界中“光”与“影”的投射原理,创造了这种融造

皮影戏,也称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一种借助灯光照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利用自然界中“光”与“影”的投射原理,创造了这种融造型艺术(如剪纸、雕刻)、传统表演艺术、戏剧、文学、音乐于一体的古老的民间剧种。明、清两代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不但演出剧目丰富,而且表演艺术成熟,形成三个较为集中的地区:一是以陕西华阴、华县为代表的西北皮影,二是以临安“绘革社”为代表的南方皮影,三是以河北滦州为代表的北方皮影。

一、皮影戏的历史

皮影戏历史悠远,其起源有汉代说,也有唐代说。关于汉代起源的出处,《汉书》的《外戚转》记载说,汉武帝非常思念早逝的妃子李夫人,找来方士李少翁做法招魂,李用一张兽皮剪出李夫人生前的形象,放到烛光照射到帷幕前,在光影变幻间汉武帝看到帷幕上的影人仿佛是李夫人“复活”并来宫中与他相聚。虽是方士所为,但这种“设帐张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场面,显然已是“影戏”至滥觞。关于起源唐代的传说来自孙楷第的《傀儡戏考源》,说是因为佛教盛行,俗讲僧常用影人作为死者灵魂进行超度,于是产生了影戏。

元代,由于战争和东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皮影戏流传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地。之后,又传到东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早供人们欣赏的幕影艺术。人们称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为“中国影灯”,有法国人曾称它为“电影的前驱”。

明清时代,皮影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影人造型制作精美、影戏演技唱腔高超、流行地域广泛。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当时很多名门大户和乡绅旺族,都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还愿、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有时一处庙会同时出现几个皮影班,互相对擂,热闹非凡,由此可见其盛况。

新中国成立后,在苦难中挣扎的艺人们又开始重新活跃,灯光由多捻的煤油灯改成了荧光灯,设备也不断更新。从1955年起,不但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还多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加强与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劫难,然而因其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仍顽强生存了下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皮影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得以再度繁荣。

二、滦州皮影的制作与表演

滦州皮影的雕刻艺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和民俗研究的载体。皮影人的制作很久以前是用素纸打蜡,明末清初时才逐渐改用驴皮。其制作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几道工序:选皮、制皮、画稿、镂刻、施色罩油、连缀合成。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圆刀、平刀、三角刀等多种刀具进行雕刻。皮影雕刻的要诀是:意在刀前,刀走中锋,垂直用刀。刀锋的起点叫“刀口”,“刀口”有齐、尖、圆、转、断五种。人物的五官造型用写意的手法,“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雕刻手法分阳刻、阴刻两种,工艺精细。在雕刻成形的人物和服饰上,涂抹黑、白、红、绿等纯色的透明颜料,就显得晶莹剔透,颇具美感了。影人分头茬(头部)和戳子(身子)两个部分,头茬和戳子采用刀入鞘的方法相连,再用丝线连缀四肢而成,表演时活动自如。人物道具、配景等饰件,都以不同的图案来对应,整体艺术效果显得华丽而不拖沓,简约而不单调,构成了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滦州皮影人表演用三根竹扦操纵,嵌在影人脖颈上的铁丝叫“主扦”。影人两只手上各缀着一棵,叫“手扦”。操纵方法是五指并拢握紧把牢,但舞动起来要轻巧灵活。俗谓之“千钧握力,动如鸿毛”,表现得十分灵活,精彩处会使观众眼花缭乱。皮影艺人表演时,在白色幕布后面,演唱艺人用婉转俏丽或浑厚粗犷的唱腔,伴随着剧中人物,同时配以伴奏乐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就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皮影戏艺术的表现功能。1963年唐山地区皮影戏剧团进京演出时还曾受到中央领导郭沫若同志这样的好评:“大钊故乡乐亭影,唱腔优美,词句丰富”。

传统影班多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总共七八个人,有“七忙八闲”之说。拉、打、拿被艺人们称为“前三坐儿”。近年来的影班人数略有增加,一般是增加一名艺人敲扬琴,以丰富乐队的伴奏。

三、滦州皮影艺术流派和班社的研究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文摘》 网址: http://www.jjglwz.cn/qikandaodu/2021/0225/651.html

上一篇: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以音乐为例
下一篇:分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